- 作者:佚名
- 時間:2020-05-15
- 點擊:8453
- 來源:文法學院
漢院資訊(文法學院 報道)為加強對學生畢業(yè)論文和課程論文的寫作指導,幫助學生規(guī)范完成論文,順利通過答辯。5月4日,文法學院副院長楊智副教授受邀“文法講壇”,以“學術論文寫作與答辯”為題在“騰訊課堂”向同學們開展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線上講座。
此次講座在結構上體現(xiàn)了“問題意識”,用問題來推動講座進度。通過對什么是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的基本結構、學術論文基本格式要求、緒論怎么寫、如何寫前人成果評論(綜述)、論文主題如何撰寫、結論怎么寫、參考文獻的格式要求、如何收集文獻資料、如何確定選題、畢業(yè)答辯的一般程序、答辯要準備哪些方面及評委會提什么問題、線上畢業(yè)答辯的要求等15個問題的詳細論述,從各個部分對論文寫作和論文答辯進行深入剖析。
楊智老師一開始即指出學術論文與非學術性文章的本質區(qū)別,強調創(chuàng)新性是體現(xiàn)學術價值的關鍵。在論文寫作部分,楊老師從論文的基本結構、格式要求、緒論作用及寫法、論文主體、結論和參考文獻的收集與寫作格式等方面展開。詳細具體地把論文寫作中的各部分要求向同學們講解,其中論文主體部分的撰寫是一大重點。楊老師強調,論文主體是論文的核心部分,應主題突出,線索明確,邏輯清晰,章節(jié)平衡,在寫作過程中也需要反復打磨。而在邏輯思維方式上也可遵循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以及具體到抽象的方法。
在論文答辯部分,楊老師從畢業(yè)答辯的一般程序、答辯要做的準備、答辯評委一般會提出的問題和針對今年的特殊形勢采取的線上答辯要求進行講述。并指出,答辯本身也是論文最后一次完善過程,至此畢業(yè)論文才算全部完成。
講座最后,同學們與楊老師積極互動,提出了自己在寫畢業(yè)論文時的各種問題,楊老師就論文引用部分重復率計算、論文附錄、論文查重工具等問題進行詳細回答。他引用陶淵明的名言“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后,不見其損,日有所虧”作為講座的結尾,希望同學們能夠不負韶華,利用這段特殊的時間多多充實自己。
? 此次講座的成功開展,不僅對于畢業(yè)年級同學在論文答辯前的調整完善和答辯準備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而且對于非畢業(yè)年級的同學了解論文寫作的規(guī)范化要求,盡早樹立學術思維,也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受到參與同學的普遍好評。